2)二零六章 二物_人王:从上海滩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朵火焰,挖出来之后却没有消失,轻易为赵景阳所掌控,并且予以了赵景阳相应的信息。

  便知道,它是薪火。

  至于功能妙用——只知道一个宽泛的概念——它具备承载和沟通人道气运、归纳和储藏知识,解析和推演未知的强大功能,是一件人道圣物!

  它是一朵火焰,也可以是一棵树,是一座宝塔、一间楼宇,只凭赵景阳的意,在火焰本相之外,它可以是任何形象存在。

  这朵红的纯正的薪火从赵景阳眉心的火光里显化出来,便在他面前化作一棵小树;这棵树没有叶子,茎干笔直,分明止一尺,却给人一种意犹未尽,似还有着无尽生长余地的感觉。

  在茎干的周围,一些小小的枝杈延申出来,最长的不过寸许,止两支;最短的只是些小疙瘩模样,还没生出来。

  依着赵景阳的意志,薪火化作了这样一棵看起来十分粗糙的小树苗。他把目光放到小树茎干表皮的一支寸许的枝杈上,冥冥中,一道道拳碎虚空、念开宇宙的强横身影幻灭之间,化作一片光幕,依着赵景阳的意,投射在面前。

  这片光幕中,显化出来,却是一棵技能树——最上层是修行道三个字,从修行道延申演化,其下便是根本法、斗战科、丹科、器科、阵法科、符箓科等十余项次级分支。

  每一个次级分支之下,又有密密麻麻数不清的三级分支。比如斗战科之下的神通目、法术目、秘术目等等。

  眼下,这棵修行技能树上,微微有亮光的,止少数几项,而且光芒很微弱;余下绝大多数都是灰色的,尚未点亮。

  将目光投降有亮光的‘修行科’之上,一些信息便立刻呈现出来。

  首先是对修行科三个字的解释——是‘人’的个体强大自身的道路,然后强调‘以人为本’的理念,鄙薄神魔仙佛的概念,并将之纳入‘以人为本’的根本理念之下。

  表达‘人’之强盛,不以神魔仙佛的意志为转移;而坚定‘以人为本’的根源,阐述神魔仙佛皆源自于‘人’,再强横的存在,也只是‘人’的概念之下的分支。

  这便是修行道的核心思想。

  赵景阳现在修为虽然不高,但对修行有着自己的理解,那是黑暗中无数年磨砺思考的所得;修行这个东西,它不是单纯的提升再提升,不是单纯的物质层面;在个体强大的过程中,必须要遵循某些理念,也就是心灵的依持,否则就会迷失,最终消亡。

  【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,!真特么好用,开车、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,这里可以下载】

  这些理念,细究起来,便如是道家、佛家的思想,是一种哲学层面的东西。

  当一个人遵循某种思想,便会渐渐向其靠拢,最终被同化。这就是信徒。

  而眼前薪火变化的小树,却对其进行了一个新的界定;将‘人’的概念,将‘以人为本’四个字,作为更高层次的总和,以其容纳‘人’之下的种种理念,坚定‘人’之一字的根本。

  在赵景阳看来,这便如同是个锚。

  当信奉种种理念的信徒在可能被这些理念同化,将所谓的神魔仙佛当作唯一、当作道理,而失去本我,丧失根源的时候,用‘人’之一字,锚定住他们的本心,使其不被同化,而保住作为一个‘人’的自由心灵。

  这是一种伟大的理念!

  赵景阳心下无比认同。

  理念或者信仰,当走向一个极限的时候,人就会失去自我。理念、思想或者信仰,应该以人为本,而不是把人变作奴隶。

  赵景阳不免想起儒门的中庸。中庸不是庸碌,而是持中,是保持理智,是不走极端,是守住‘人’之一字。

  趋近于‘中庸’的理念、思想和信仰,往往才是大众的选择之所在。保持理智,不走极端,守卫大众。

  ‘人’很大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