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一四六章 所谓基础知识_人王:从上海滩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去,普通人最多悲伤一个月,剩下的就是偶尔想起来的怀念。

  人时时刻刻接触着新的东西,会冲澹旧的东西。

  掩埋在旧的东西里出不来的人,本质是废物级数的;便用逝去者的角度来看,他也是希望生者能更好,而不是纠结于他的死亡不可自拔。

  便是哲学的一些问题,人会存在多久之类的;只要还有记得的人存在,这个人便算是存在;所以你活得越长,你的亲人存在的痕迹便留的越久。

  话说回头。

  便是「学海无涯、知识无尽」,起步高,代表的是终点更远;绝非起步就是终点。

  有了这份足够高的知识基础,余下学习效率最高、学习

  能力最强的这段时间,便拿去寻找自己最擅长的东西,然后去发掘它,走出属于自己的路,这才是罗马计划的真正目的。

  而后玲珑还专门展示了一番。

  她说:「我以前并未学过作画,但现在我有了相关的知识。」

  拿了纸笔,挥毫泼墨,连作了六幅画;第一幅看起来跟小儿涂鸦似的,接着第二幅,显然便已有了章程,第三幅已熟稔,第四幅已登堂入室。

  六幅画作出来,最后一幅,已活灵活现,初步有了神韵。

  青霞看的惊奇,道:「这已是画作大家的水准啦!」

  赵景阳笑着点头:「知识已在她的基因血脉之中流淌,成为一种本能;但即使是本能,也需要一些适应和练习,才能完美的展现出来。玲珑的六幅画,就是她适应这份知识的过程。」

  又说:「有时候我们脑子明白了,但手不明白。罗马计划的基因知识烙印,也存在一点这样的问题。但这个问题是必然会存在的。」

  「人有手有脚,天生会走;但若某个人,从生下来就不让他走,他也许之后便会成为一个瘫子。」

  这是一个基本问题。

  就像人们学到了知识,但若一段时间不去用它,就会渐渐遗忘;这些知识其实并未熘走,它仍然潜藏在大脑深处,只是我们把它掩埋了。

  有了知识,便要用出来;知行合一,这份知识才有意义。

  赵景阳又道:「我设定的「基础知识」,譬如化作,起步便是普罗大众的「大师」级数,也就是「活灵活现」「有神韵」。」

  「你们都是修行者,都知道,神韵只是真意的入门。好比练习一门拳法,达到了技巧最精湛的程度,距离领悟拳意精神只差临门一脚的境地。」

  所以,赵景阳眼中的「基础知识」,起步真的不低。

  这个级数的「知识水平」,放在人道文明发展不够高的社会,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达到的。

  就像是画家,真正能够画出神韵的大师,百十年也难出一个。而有了罗马计划,每个人起步就有这样的水平。

  不是赵景阳不想把「基础知识」的高度再提一提,比如让这些知识都达到「拳意精神」的境地。

  但这里面一个问题,就是真意层次的东西,十分个人化。便是修炼同一种法门、走同一条道路,个人领悟到的真意,也各有不同。

  没法子把它标准化。

  一旦进行标准化,那就是每一种知识固定一种真意,这样一来,反倒有害无益了。

  这会把人们渐渐同质化。

  更会限制人道的建康发展。多元化、多姿多彩、无穷,这才是人道应有的特质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