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憋大招_重生过去从四合院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听,这种事法国人的确干得出来,优泰人也的确有动机,也有这个胆量。

  杜飞道:“如果因为这个,对我们整个计划造成影响,我想这不是你想看到的结果。”

 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,撒大木还能说什么呢

  最终把心一横,决定重新投入十亿美元,在八哥达往北两百公里的山区重新建造秘密基地。

  这个基地将全部由花果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,其中的机器设备也全部从花果进口,工作人员先期派往花果,接受一年培训。

  撒大木还提出,希望派遣三十名蘑菇专家前往花果学习。

  关于这个条件,当初跟法国人合作的时候也提出过。

  当时法国人勉为其难答应了,只不过人派去了,却是百般推脱,根本不教真东西,还千方百计游说那些巴比伦的精英科学家,放弃国籍,移民欧洲。

  当时把撒大木气的七窍生烟,却也无可奈何。

  他当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,但巴比伦乃至整个中东的氛围,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大批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家。

  神权正治加上他们没有进行现代化的社会改革,令中东多国的治理水平到现在都很原始,在杜飞看来也就是当年军阀混战,张作霖、吴鹏飞、孙传芳的水准,比常校长还差一大截。

  直至再过几十年,杜飞穿越前的时间点,随着世界大局的变化,中东国家才看到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的希望。

  对撒大木的要求,杜飞欣然答应,甚至主动提出,巴比伦可以派更多留学生前往花果,不仅仅在蘑菇方面,其他的各个工业门类,花果都倾囊相授。

  撒大木眼睛一亮,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!

  以他的眼光当然明白工业化的重要性,只是巴比伦无论从天然的地理禀赋,还是人口数量,及人文环境上,都不具备完成工业化的条件。

  这种情况下,要想完成工业化,成为地区性强果,必须借助外力。

  巴比伦一直也是这样做的,从贝克尔时代就开始,先是向速联靠拢,又向欧洲尝试,效果并不好。

  最终手里空有大量卖石油的美元,却没法把这些美元变成工厂,反而不得已去买外国国债,成为外国经济发展的助力。

  如果能跟花果合作,未尝不是一次机会。

  尽管花果在世界上,科技和工业水平也就差强人意,但至少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,并且在蘑菇弹、导弹、火箭、卫星这些重要的高科技项目上基础很扎实。

  至于杜飞,提出让巴比伦派留学生的想法也很简单,太赚钱了!

  这不是想当然,而是有里比亚的例子。

  今年,里比亚在花留学生超过4000人,这些人都是富裕阶层的孩子,除了每年正府提供的一万美元补贴,家里还会另外给一部分生活费。

  为了让这些留学生花钱,统一提供的五星级住宿标准,吃饭也是特殊的饭堂……总之决不能出现‘人毕业了,钱没花了’的情况。

  这些留学生平均下来,每年每人的消费水平都在一万五千美元以上。

  巴比伦可比里比亚富裕,别看现在撒大木因为打仗把外汇储备花光了,但巴比伦民间,尤其富裕阶层,可是相当有钱的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